<摘自Wikipedia>
台灣很小,但是很巧就是有個北回歸線經過,認真去劃分,把一個小島切開了二邊,我沒有政治傾向,也不太想懂得新聞上把台灣南北分立的意義。不過對我這樣在南部長大,在北部唸大學工作生活個12年,現在又回到南部那樣所謂返鄉的學子,歸巢的倦鳥,應該屬於熟悉的家鄉卻是比在北部之間游離更需要去適應南部生活方式。已經一年了,一向自認適應力很好的,我還在適應。
那天我們出差,在遠企像個庄腳俗似地找個咖啡店等人,坐在遠企與遠銀之間的迴廊,喝著熱奶茶,我們討論起這樣的問題,你說那是氣候的問題,北回歸線恰好將南北切了個熱帶氣候跟副熱帶氣候,冬天北部濕冷多雨又天空總是灰濛濛,南部即使寒流來襲也只是涼爽加件小外套剛剛好。夏天北部所有的人都躲到空調房裡了,南部已經曬到頭昏眼花懶洋洋。
氣候對人文是影響的,你說。於是乎,北部的工作氣氛跟南部不同。北部的工作,七點以前下班屬正常工作時間,南部好像六點就應該回家吃飯。北部什麼都要快要效率,壓力可以產生鑽石,南部要悠哉,要生活品質,天塌下來壓不死人。北部的週末夜晚好像就應該要有點什麼活動,看電影唱歌喝酒泡夜店,南部什麼店也都有,但是好像就是應該要早早回家睡覺休息的氣氛。
你也這樣解釋了為什麼在南部可以逛個商店跟老闆東扯西扯聊了一大堆之後什麼都沒買,卻好像是到巷口老王家閒聊那樣的親切,而在台北,走在街上如果面帶笑容就像在自HIGH一樣的狀況。
我思索了一下在台北三年,是啊,我彷彿想起了那個站在忠孝復興街口趕捷運的我自己。不得太親切的略帶冷漠,好像是都會人的基本行頭,自我保護的軟殼。思緒再跳回到十多年前,覺得台南太酷熱,說什麼都想離開台南到北部,而選了中壢唸書,偶爾會從中壢到台北跟台北人同學玩耍的場景,那時候搭著0南公車,往公館的方向,感覺像出了國似的,除了講國語之外,沒有在我以為的台灣的感覺。
當年大概太台南俗了一點,沒見過大都市,沒見過北回歸線以北的台灣人。現在走了一堆地方之後,總會跟你討論起台北到底算不算個國際大都市,聽你恨鐵不成鋼地唸著台北是個端不上供桌又想裝火龍果的芭樂,我卻老想著這個亞熱帶跟熱帶到底是不是有差這麼多...
早上九點才到台北,下午已經在往登機口回家的路上。我們有二條高速公路,有航空,高鐵也通了車,我問著你覺不覺得台灣可以變成一日生活圈。你說可以的。可是跨回了這一條23.5°N,骨子裡的某些細胞,又開始矛盾了起來...
7 comments:
我骨子裡也有種好像看散文集的感覺......你可以出個書了,茶老師....
這是讚美嗎凱子西?奇怪我有點疑惑...
這是這是這是這是......"是"。(=0=)b
出書,好阿,先訂一本喔!我想,只要住得舒服習慣,哪裡都是好城市,好地方!
茶包,你待過的城市,林林總總地我都待過了幾年,如今我卻待在一個貧荒的東部,夏季的焚風可以把每個人逼進太平洋中,果不然,你已在適合在台南生活了
只要不在新竹啥都好。
"夏天的焚風可以把人逼進太平洋裡.."講得真好,雖然我沒有體驗過台東的焚風
適應是一回事,找尋一種喜歡的生活方式,以及對自己生活的態度,是另一回事。大概都是心境的問題吧..
Hammer,那就離開新竹吧....哈
Post a Comment